來源:江西國潤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9-29
為加快重點領域創新成果產業化,促進重點產業發展升級,根據《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重點創新產業化升級工程實施辦法的通知》(贛府發〔2016〕12號)的精神和要求,特制定本指南。
一、申報范圍
一、新一代信息技術
(一)電子信息
1101:半導體照明、移動智能終端、數字視聽產品、集成電路用基礎電子材料、高端元器件制造及其關鍵技術產業化。
(二)新一代信息技術關鍵技術
1201:大數據、人工智能、VR(AR)、工業互聯網、區塊鏈、互聯網空間安全和物聯網安全、北斗衛星導航等關鍵技術應用及產業化。
(三)5G及移動物聯網
1301:5G承載用50G光發送器件產業化;
1302:低能耗光傳輸技術應用及產業化;
1303:芯片、通信模組、傳感器、天線、射頻器件及一體化小基站、邊緣設備等移動物聯網關鍵產品產業化。
二、醫藥
(一)中藥
2101:中藥大品種新劑型、中藥經典名方、名老中醫驗方、醫療機構院內制劑等產品產業化;
2102:臨床優勢突出的中藥大品種二次開發及產業化;
2103:新型中藥飲片、中藥配方顆粒等產品開發及產業化。
(二)化學藥
2201:抗腫瘤、心腦血管、慢性肺病、神經及精神性疾病、泌尿生殖系統、風濕病、抗病毒、新型抗生素、兒童用藥等領域創新藥及高品質仿制藥產業化;
2202:新劑型制備技術應用及產業化;
2203:高品質原料藥產業化;
2204:原料藥綠色生產技術應用及產業化,多功能催化材料制備技術應用及產業化。
(三)生物制藥
2301:新冠肺炎病毒疫苗治療藥物開發及產業化;
2302:其他新型疫苗、抗體、血液制品、蛋白質、多肽藥物、干細胞等生物大分子藥物產業化;
2303:基因檢測、生物類似藥等產業化。
(四)醫療裝備
2401:新冠肺炎病毒檢驗檢測試劑盒產業化;
2402:高速全自動生化、免疫分析儀,分子診斷設備等體外診斷設備產業化;
2403:分子影像裝備(PET/CT)等活體在體或體外在線診斷設備產業化;
2404:智能化、節能型制藥裝備產業化。
三、先進裝備制造
(一)智能裝備
3101:先進工業機器人、特種作業機器人及關鍵零部件等產品產業化;
3102:高精度數控機床、數控加工中心以及關鍵部件等產品產業化;
3103:各行業智能生產設備等產品產業化;
3104:智能檢測設備、智能物流倉儲設備等產品產業化。
(二)電力設備
3201:智能節能化輸變電設備,特高壓懸式絕緣子及成套裝備,現代交通電線電纜等技術含量高的電線電纜等產品產業化。
(三)先進軌道交通裝備
3301:智能化軌道故障檢測裝備、軌道交通制動系統、動車組及客運列車、城市軌道交通制造及維修裝備和關鍵核心零部件等產品產業化。
(四)節能環保設備
3401:燃燒(加熱)節能技術裝備、能源傳輸技術裝備、絕熱技術裝備、節電技術裝備、低熱值余能利用技術裝備、能源梯級利用技術裝備、工業節水技術裝備、清潔生產技術裝備等關鍵生產技術應用及產業化。
3402:大氣污染防治技術裝備、水污染防治技術裝備、土壤污染修復技術裝備、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技術裝備和環境監測儀器儀表等環保裝備產品、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技術裝備和再制造技術裝備等產業化。
(五)增材制造(3D打?。┭b備
3501:生物增材制造(3D打?。┭b備關鍵技術應用及產業化。
四、航空制造
4101:直升機、無人機、教練機、民機、通用飛機等整機產業化;
4102:航空發動機、機電系統、電子系統、組件/大部件等產業化;
4103:航空復合材料和航空關鍵零部件產業化。
五、新能源
(一)光伏制造
5101:鑄錠單晶工藝、大尺寸硅片等光伏硅片制備技術產業化;
5102:高效太陽能電池(含晶硅及非晶硅)及相關裝備等產業化。
(二)鋰離子電池
5201:鋰鹽提取及綜合利用工藝,高鎳三元正極、硅碳負極等高比能量正負極材料、高功率電解液、新型隔膜材料,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半固態/固態電池,高性能鋰電關鍵生產設備等產品產業化。
(三)其他新型電池
5301:液流電池、氫燃料電池等新型電池及關鍵部件產業化。
六、新材料
(一)先進有色金屬材料
6101:高性能銅材及銅基新材料產業化;
6102:高性能稀有金屬材料產業化;
6103: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及特種合金等產品產業化。
(二)先進鋼鐵材料
6201:汽車用極高強鋼板及零部件用鋼、低噪音變壓器用取向硅鋼、新能源汽車用硅鋼、大型工程裝備用極高強結構鋼、高品質稀土工模具鋼等產品產業化。
(三)先進非金屬材料
6301:結構功能一體化綠色建材、新型功能陶瓷、高性能工業陶瓷、高純石英材料、高性能玻璃基板、光纖預制棒等產品產業化。
(四)先進高分子材料
6401:高性能、多功能、復合化有機硅新材料產品產業化;
6402:石墨烯及改性材料等產品產業化。
二、申報條件
(一)產業。項目涉及產業領域處于相關產業鏈中高端,具有高附加值,對相關產業具有強鏈、補鏈、延鏈作用。
(二)企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實繳注冊資金不低于1500萬元,企業股東結構清晰,具有較強的資金籌措能力。其中:現有企業具有良好的經營業績,資產狀況良好,資產負債率不高于本行業警戒線;企業信用等級良好,無不良信用記錄;新設立企業組織機構健全,其主要股東實力強,無不良信用記錄;企業未獲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引導資金(以下簡稱引導資金)和省重點創新產業化升級工程(以下簡稱重創工程)項目扶持或已退出扶持。
(三)項目。項目固定資產投資不低于1億元;列入全省重大工業項目庫;未獲得過省級工業轉型升級專項支持;產品方案及規模清晰、合理,市場前景良好,效益明顯;建設內容及實施方案可行、工期安排合理,項目在建或申報之日起三個月內可開工建設,在建項目原則上不早于2018年開工,建設周期原則上在2-3年;項目建設資金已落實,其中項目資本金占總投資的比例不低于國家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資本金制度有關規定;項目的立項、土地、規劃、環評、節能、安評等前期手續完備,其中,2020年立項項目需通過江西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立項且有統一賦碼;項目建設和資金籌措方案、擬申請專項扶持方式及金額已經企業董事會或相應決策機構決議。其中,連續多年申請重創工程未獲得扶持、且在推進過程中未新增重大創新成果的項目不得再次申報。
(四)技術。企業擁有良好的技術基礎,有自主或聯合研發平臺,每年有一定比例的研發投入。關鍵技術具有國內領先水平或國際先進水平,具備大規模產業化能力,自主知識產權清晰。
(五)團隊。生產和經營管理團隊在相關產業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并取得較好的業績。技術團隊在本行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創新成果,領軍人才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或創新能力,并擁有一批行業內優良的技術人員。
可享受的優惠政策或資金扶持
以股權投資或股權質押的方式對重點產業創新成果產業化項目進行扶持,每個項目安排扶持資金 1000 萬-2000 萬元,扶持期限 3 年,到期后按投入資金額等額回收扶持資金。
預計申報時間
每年3-5月份之間。